燃灯寺公墓管理处电话
028-87558361

仪式感和内容各有各有不同

仪式感不可或缺,它的主要作用包括:
1、仪式感表达内心的期许和愿望
就好比这次熊老师的《佛学五十讲》,是今天晚上6点上新,有固定时间,还是整点,这本来就是一种仪式感,类似春节晚会必然有个环节是零点钟声敲响一样。大学里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听熊老师的课程,就是实践“日日新”的过程。所谓“上新”,不是简单的上了新课程,而是一段新的探寻智慧的旅途就要开始了。
2、仪式感表达一种承诺
最典型的的应用就是结婚典礼,很多年轻夫妇,都会对是否操办结婚典礼伤脑筋,很多人觉得准备结婚典礼很累。其实,相比于漫漫人生,结婚典礼这点辛苦,又算的了什么呢?操办仪式就是最好的广而告之,当众承诺的东西,反悔的舆论压力会更大一些。婚礼中的“我愿意”,主要是说给别人听的。
3、操办仪式的过程很重要
仪式的准备,其实就是一次完整的项目管理,不但可以看出两个人乃至两个家庭的价值观,而且可以很好的检验两个家庭的协作能力。有不少年轻人因为操办婚礼而劳燕双飞,很多人觉得这太遗憾了,并归罪于典礼本身,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成本最低的试错。提前发现不合适,总比结婚后煎熬要好的多。
个人觉得仪式和内容同样重要,因为仪式是类似于一个标尺的刻度,表明学习内容的个体到达了哪一个程度,从而开启一个崭新的阶段,并要继续去精进。
而如果你不去努力学习内容,是得不到这把标尺的,那么只得到这些刻度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如果一直学习而没有反馈,世间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忍耐那种寂寞的,包括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也是得到了佛学标尺上的刻度。从而带领更多人学习。
仪式和内容用一个更朴实的例子就是:他俩不是硬币的两面,而是硬币和上面文字的关系,没有文字,硬币没法衡量普世价值,只有文字没有真实的与之匹配的硬币,这个普世价值也要极大的打折扣。
世间的假币和假学历其实就是只关注刻度而不重内容的产物。
而说到仪式最让大家容易想到的就是奥运会和足球世界杯的颁奖仪式,证明在这个专业领域中你的位置。
对于个人来说,除了上面说到的学位授予仪式另一个重要的就是结婚仪式,表明一个人从今开始以后身份的升级和转换。还有的就留给其他同学补充吧。
同时特别想补充一点与大家交流:
关于“五荤”的问题,在下听到的一个说法是,这五种蔬菜生吃味道不好,让人厌弃,熟吃会刺激荷尔蒙的分泌,从而间接引发触犯戒律的风险。所以佛家建议禁止食用。至于说科学论证么,这还真得查查,哈哈哈
没有仪式佛学只是学问,有了仪式(比如烧香磕头)佛学就成了佛教,有了佛教才会吸引更多人关注佛学。由此,佛学才会传承发扬。咱这门《熊逸·佛学50讲》,不妨来个开课仪式,想必会有不凡效果!
老师好!能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感到无比荣幸。
禅宗是佛教的中国化。礼佛参禅,不在形式上,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吃斋念佛是禅,运水搬柴是禅吟诗作画也是禅,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体验都可以是禅,关健是佛向内求,明心见性。所以个人觉得内容比形式更重要。
仪式感对我们日常生活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十一国庆,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让我们感到无比庄严,荣耀。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再比如家人,朋友过生曰,点蜡烛,唱生日歌,虽然普通平常,但小小的仪式感,却让人与人之间充满亲情。感到无比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