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和小乘的激烈论战这一讲先提一个问题:如果你已经理解了般若空观,那你该怎么拿它来指导生活实践呢? 传统上讲,涅槃有两条路,要么从智慧入涅槃,要么从禅定入涅槃。般若学走的就是前一条路,这条路的好处是道理讲得好,适合聪明人;但也有缺点,那就是实践性不足,学明白之后不知道该怎么应用。如果硬要付诸实践的话,造成的结果会让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 1. 《俱舍论》和《那先比丘经》 一切实践性的活动都会面对一个最具基础性的问题,那就是“谁在实践”。 如果你毫无佛学基础,当然会回答说:“我在实践。” 但在学过佛学之后,你就知道不该这样回答了。《金刚经》和《心经》都讲了般若空观,所以你至少应该知道,当你说“我”的时候,指的并不是“我”,只是为了表述上的便利,姑且名之为“我”。 但无论如何,总该有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东西,也许是自由意志,也许是灵魂,也许是别的什么稀奇古怪的事物,总之它应该可以根据佛学的道理“主动地”做一点什么。 当我们把问题逼到这一步的时候,老大难的“无我”问题就再次现形了。 在佛教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在佛学五花八门的流派里,“无我”问题在哪里都回避不开,在哪里都让人头痛。 今天我们有了般若学的基础,就可以回溯一下“无我”的难题,看看能有什么新的领悟,看看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在核心问题上的理论分歧,看看大乘佛教为什么要用般若空观来强化“无我”这个概念。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当一根木柴快要烧尽的时候,我们拿着它去引燃另一根木柴,第二根木柴上的火是不是第一根木柴上的火呢?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无我”问题的一个比喻性的说法,木柴燃烧的“火”也就是“我”,火从一根木柴转移到另一根木柴也就是“我”的轮回。 《俱舍论》和《那先比丘经》都是用这个比喻来解释轮回现象的,简言之就是“薪尽火传”,你既不能说第二根木柴上的火就是第一根木柴上的火,也不能说它不是。 《俱舍论》是世亲菩萨的名著。世亲菩萨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人,一位学者型的印度高僧。《俱舍论》译成中文之后一度成为学佛的入门书,非常流行,但今天知道这部书的人已经不多了。《俱舍论》虽然还算是“说一切有部”的经典,但它有自己的创新,所以这一系的教派叫作“新有部”。 世亲菩萨当时面对着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佛教徒已经因为“无我”的学说彻底抓狂了,索性把外道的“灵魂不灭”理论拿了过来,当作轮回和修行的主体,也就是把灵魂当成了“我”。 如果“我”不存在,是“无”或者“空”,确实很让人想不通。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我”只是假象,那么谁在修行呢?修行成功之后又是谁解脱成佛了呢? 佛陀在世的时候,这些疑惑倒还可以被这位大权威轻轻松松悬置起来,存而不论。但佛陀涅槃之后,没有够分量的权威人物了,这样与其说被悬置,不如说被压制的问题,就开始纷纷显形了。 大约在阿育王的华氏城集结上,佛教僧侣们就干脆把帘子挑开,对“无我”问题展开了一场公开大辩论。当然,照例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其中认为“我”真实存在的人已经不在少数了,这就导致了佛教的第二次部派大分裂。 顺便讲一下,第一次部派大分裂发生在佛陀圆寂的一百年后,主要的诱因到底是什么,不同的记载有不同的说法。有认为是义理问题,比如阿罗汉有没有鼻涕、口水和大小便,会不会发生梦遗;也有认为是戒律问题,比如僧人能不能接受钱财布施。 2. 莫衷一是的“无我”理论 前边我讲佛学基本概念的时候说过,印度的耆那教认为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有六种,分别是命我、法、非法、空间、时间和补特伽(qié)罗。“命我”大约就是灵魂,也就是佛学所谓的“神我”、“识神”。 但佛教偏偏把耆那教的“补特伽罗”这个物质性的概念拿了过来,当作不灭的灵魂。佛教当中的犊子部和正量部就是这样讲的。这样一来,“无我”的理论照说不误,看似并没有违背佛陀定下的理论路线,但这个悄悄加进来的“补特伽罗”实际上已经变“无我”为“有我”。 “补特伽罗”承受业报,也就是“我”承受业报;“补特伽罗”在六道当中不断轮回,也就是“我”在转世轮回;将来“补特伽罗”解脱成佛,也就是“我”解脱成佛。 至于那些“无我”理论的坚定捍卫者,多数人在无奈之下也只好接受了“补特伽罗”的概念,但特别做出强调,说“补特伽罗”其实也是“假有”,只是为了沟通方便,不得不借用这样一个概念,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它是真实存在且恒常不变的。 当大乘佛教兴起之后,“无我”又被分成“人无我”和“法无我”两种。“人无我”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无我”,“法无我”是指构成我们身体、意识、行为和核心特质的“三科”,也都是“无”。“五蕴”就是“三科”之一,当然也是“无”。 小乘佛教的“无我”只是“人无我”,大乘佛教的“无我”不但“人无我”,还要“法无我”,这是两者的一个核心区别。 在大乘佛教看来,小乘佛教讲“无我”,只分析到“人无我”这一层,不但没有把“法无我”的意思说透,甚至还搞出来“极微”这种既不“空”也不“无”的概念,理论建设很不彻底。于是,为了凸显自家理论的彻底性和优越性,“法无我”在大乘佛教里就显得格外重要。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派系分别,所以即便是“四大皆空”这种最简单、最有普及度的佛学概念,也根本不存在一个确定性的解释。 “法无我”涉及的“三科”是一个庞大的分类系统,早在《阿含经》里就已经有了粗略的说法,后来越说越细。三科,顾名思义,是指三大类别。“科”的意思是分门别类。 “三科”的三大类分别是阴、界、入。 “阴”就是我们已经熟悉的“蕴”,一共五种,合称“五蕴”。 “界”有十八项,太繁琐,不讲了。 “入”有十二项,合称“十二入”,是由“五蕴”当中的识蕴细分过来的。 属于外部的叫六尘,也叫六境,分别是色、声、香、味、触、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颜色、声音、味道等等。属于我们自身内部的叫六门,也叫六根,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人就是靠它们来认识世界的。 眼对应着色,耳对应着声,依此类推。我们说出家人“六根清净”,说的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在专注地修行,眼睛不乱看,耳朵不乱听,心里不胡思乱想。六根对六尘分别起作用,眼睛对颜色起的作用就是“看”,耳朵对声音起的作用就是“听”,这些作用统称六识。 《心经》讲的“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说的就是这些概念。你现在再读到《心经》的这些句子,就能知道它采取的是“法无我”的立场,所以才把“五蕴”和“十二入”彻底说成“无”,所以《心经》一定属于大乘经典。 这些繁琐的概念分析一定让你很恼火。记不住也不要紧,你只要记住,之所以要做这种分析,是为了让人认识到人生无处不是痛苦,无处不是虚幻,这就够了。 佛教徒去修行的话,就会逐步去认识这些痛苦和虚幻。分类分得越细,上手就越容易。普通人当然受不了这么细碎,也难怪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标榜的禅宗后来大行其道。 但你也许想不到,《六祖坛经》这部禅宗的原始经典其实也没少印度式的思辨风格,人们心目中的那个不识字的、见性成佛的六祖慧能其实很有传统理论素养。他在临终的时候向弟子们交代遗嘱,当先就说: “我就怕等我涅槃以后,你们各说各话,各立山头,所以我必须叮嘱你们,以后宣讲佛法,必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 “三科三十六对”之于禅宗,就相当于“四法印”之于佛教。“三十六对”以后再讲,而这个“三科”正是我刚刚讲过的那一套繁琐的分类体系。当我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最流行的那些禅宗内容,就会发现慧能当年都白嘱托了。 今日得到 在这一讲里,我们重新审视了“无我”这个经典命题,区分出“人无我”和“法无我”,这是大乘和小乘的一大区别,也是佛学理论论战的最前线。 添加到笔记 划重点 “人无我”和“法无我”是大乘和小乘的一大区别,也是佛学理论论战的最前线。 今日思考 事实上,古人真的相信过灵魂是有重量的,这在古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里边都有反映。 如果灵魂是一种有重量的物质实体,那么,《那先比丘经》那个薪尽火传的比喻应该怎么理解呢?
文章分类:
最新公告
|